“数字人刘邦”跨越两千年“现身”第三届汉文化论坛
中新网徐州11月5日电 (唐娟 朱志庚)11月5日,数字第三届汉文化论坛在江苏徐州开幕。人刘现场长约5分钟的邦跨开场短片上演了一场跨越两千年的“相见”视听盛宴。通过 AI新技术赋能,越两汉高祖刘邦——不再是千年古籍中静态的文字或后世想象中模糊的画像,而是现身以一个栩栩如生的数字人形象,穿越时空,第届昂然“出现”在众人面前。汉文化论
第三届汉文化论坛现场,数字“数字人刘邦”与众人“相见”。人刘 朱志庚 摄这不仅是邦跨一次信息技术的集中展示,更是越两经过全国10多位权威史学、考古学、千年美术史专家的现身再三考证与严格把关,利用人工智能,第届对这位汉文明塑造者进行的一次最接近真实历史的容貌复原。
关于刘邦的长相,史料与传说交织,充满了神秘色彩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为他描绘了一幅经典的“帝王相”:天庭饱满,额头丰盈,鬓角和胡须美观,更传奇的是,左腿上长了72颗黑痣。这些记载,无疑为刘邦的形象笼罩上了一层“真龙天子”的神性光环。
AI究竟如何还原出一个“最接近真实”的刘邦?整个过程如同一场严谨的科学考古。专家们首先对信史中“隆準”“美须髯”等有效信息进行提取,作为核心骨骼。同时,参考汉代兵马俑、壁画、雕塑中的人物面部特征,为AI提供了时代审美与人体结构的数据库。AI通过学习海量的汉代人物图像数据,并理解输入的文本指令,最终“计算”出一个既符合历史记载,又具备生动气韵的刘邦面容。他不再是神坛上虚幻的“真龙天子”,而是一位目光深邃中透着睿智与豪气的开国帝王。
5日上午这场“亮相”远非简单的登台,而是一场精心构建的“情景再现”。“数字人刘邦”并未静立,而是还原了他击筑而歌的经典场景。随着筑声铿锵,他本人也沉浸于韵律之中,吟诵响彻千古的《大风歌》。
“飞骑”铭陶骑马俑奔腾,陶跪坐甲胄俑枕戈待旦,陶绕襟衣女舞俑甩动长袖……来自徐州博物馆的西汉陶俑组,也成为5分钟开场片叙述的焦点。(完)
(责任编辑:综合)
- 2025中国海归创业联合体年会珠海举办
- 今日辟谣(2025年10月29日)
- 构建生物医药创新生态,推动湾区产业跃升|打造新经济动力
- 国家统计局发布声明:没有建设“圆梦统计平台”|破谣局
- 无声处花开 听障舞者脚尖“听”见世界
- “香会”不“见”美防长 中国防长在新加坡都见了谁?
- 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受损导致洪灾 俄乌疏散受灾地区居民
- 《青年医学家》第二季即将上线!10位广东青年医生带你揭开健康奥秘
- 越来越方便!多项出入境新政落地广东|粤政周刊(1101
- 厄尔尼诺或将在今夏强势回归 带来全球变暖新高峰 专家解读→
-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面临37项指控
- 警惕十五运会门票诈骗套路!这份购票防骗指南请收好|安全贴心话
- 特朗普:加州重划选区是“巨大骗局”
- 延续到年底 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
